小孩听不到别人说话的原因 不爱说话的小孩

作者:看图鉴演讲
发布时间:
浏览次数: 619

目录

1.小孩听不到别人说话的原因
2.不爱说话的小孩
3.怎么教小孩说话

小孩听不到别人说话的原因


小孩听不到别人说话的原因

孩子在刚刚学会流畅地表达自己时,非常热衷于表达。尤其是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那个阶段,孩子突然从家庭走入学校,一定感到非常新鲜,充满好奇。每天放学之后,他像出笼的鸟儿一样飞出学校,投入妈妈的怀抱。接下来,妈妈只需要准备好耳朵,再适时给予他回应,他就会喋喋不休地开始讲述幼儿园里一天的生活。当然,不但有吃喝拉撒,也有他和好朋友闹别扭或者和好的桥段。在孩子心里,这一切都是那么神奇,因为这是他之前从未经历过的。

然而,对于很多妈妈来说,这只是了解孩子学校生活的一种途径,她们的心里并没有和孩子产生共鸣。很多妈妈常常心不在焉地听孩子说着,其实根本不知道孩子在说什么。虽然孩子小,但是却能够感受到妈妈的态度。当妈妈心不在焉的时候,他们诉说的热情就会减弱,甚至影响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。

爸爸妈妈们,你们的孩子此时是不是也处于语言敏感期呢?不管是与孩子交流,还是听孩子讲故事,你们一定要全神贯注,及时调动表情给予孩子回应啊!只有这样,孩子才会继续对文字保持热情,并且积极地以文字为媒介,与父母展开亲子互动。这样的陪伴时光于孩子而言,才是珍贵的。

爸爸妈妈总是忽略孩子的这种发展规律,没有耐心听孩子讲述,因为孩子经历的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就经历过了,不再感到新鲜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会以自己成长几十年的经历来批评和指正孩子。殊不知,经历错误也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阶段,即便是爸爸妈妈,也没有权利剥夺孩子于错误中成长的权利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随着孩子渐渐长大,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,很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。当他们面对一件事情想要做出评判或者是选择时,爸爸妈妈却开始否定他们,说他们的想法是多么幼稚,做法是多么不可行。长此以往,孩子们怎么还有信心面对未来的人生呢?

人生就是用来经历的,不是吗?很多时候,爸爸妈妈的否定还会导致孩子变得更加叛逆,明明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,在爸爸妈妈表示反对之后,孩子反而非要坚持自己的想法,并且将其付诸行动,无论如何也不能顺从父母的安排。这就是事与愿违。

明智的爸爸妈妈不会马上否定孩子的话,而是委婉地提出建议,这样既不至于导致孩子刻意地背道而驰,也能够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。否则,经常被否定的孩子会变得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,甚至做事情也缺乏自信,唯唯诺诺。

现在许多孩子的口才方面从小就备受家人的关注,家人倾注了很多心血。通常,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,还喜欢开玩笑,经常引得众人乐成一团。但是,正是倚仗着自己的“幽默”,他们经常对同伴冷嘲热讽。殊不知,那些带“刺”的话语会带给人心理伤害。可以说,这样的“幽默”,并不算真正的好口才。

拔掉孩子语言中的那些“刺”,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注意言传身教

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时刻检点自己,以免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。除此之外,对于孩子犯的错,父母也不应该嘲笑他,挖苦他,而要鼓励他,否则,孩子便会学着父母的恶习,寻找机会使用在其他小伙伴身上。

2.家长对孩子的表扬、奖赏应适度

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个个在家里犹如“小皇帝”一样,父母经常给孩子不切实际的夸奖。适当的夸奖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但是,如果超过了正常的度,那么就会使孩子滋生骄纵情绪,让孩子变得自以为是,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,目中无人,从而爱嘲笑别人。

3.父母不要让孩子过太优裕的生活

孩子娇生惯养,这同样是其讽刺、挖苦他人的原因。孩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,只会滋长其虚荣、自大的心理,形成爱嘲笑别人的毛病。如果孩子经常穿着既漂亮又昂贵的衣服,孩子一旦看到那些穿着旧衣服的孩子,就很有可能会嘲笑他们:“这么旧的衣服你还穿,真难看。”所以,想让孩子有一个真正的好口才,就不能对他过分溺爱,更不能让他以自我为中心。

可以说,孩子喜欢挖苦、讽刺别人,这是他拥有好口才的大阻碍,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进行系统的教育,否则,孩子不仅不会具有好口才,还会在成长的路上遇到许多本不应该出现的难题。

不爱说话的小孩

不爱说话的小孩

孩子的思维就像是静水流深,非常缓慢。尤其是在幼儿时期,孩子常常发呆,就是因为他们正处于自己的世界里,独自思考。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,爸爸妈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耐心,让他们思考然后再表达。有很多妈妈是个急脾气,一旦看到孩子反应迟缓,就马上口不择言地说些伤害孩子心灵的话,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很不好的。

其实,每种性格都有长处和短处,并没有哪一种性格好,也没有哪一种性格不好。爸爸妈们,如果你们的孩子也很内向,那么千万不要随意打击孩子,否则就会导致他们更加自卑内向。爸爸妈妈只有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,以欣赏和爱的眼光看待孩子,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,让孩子乐于表达。这样一来,不但孩子的内向性格会渐渐改变,他们也会获得更多的快乐。

根据心理学机构的研究,很多成年人之所以无法融入社会,不能很好地与人交往,早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的内向沉默。也许爸爸妈妈现在多付出一点爱、理解和尊重,帮助孩子学会表达,那么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就会多些阳光,少些阴霾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,如果孩子正在苦思冥想一道奥数题,你会突然让孩子去帮你倒垃圾或者打酱油吗?你当然不会,你还会保持安静,甚至不发出任何声音,以便让孩子凝神细思。说话和思考奥数题有什么区别呢?孩子说话之前并没有打草稿,因此他的表述不是对着草稿照本宣科,而是一边用思维组织语言,一边用嘴巴把组织好的语言说出来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样的表述比思考奥数题更难。既然如此,爸爸妈妈还有什么理由打断孩子说话呢?在孩子说话时,爸爸妈妈应该尽力保持安静,而且还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回应,诸如点头、微笑、赞赏的眼神等,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。

爸爸妈妈们,你们在生活中一定也有些时候会觉得孩子表达太慢,太啰嗦,甚至为此心急,恨不得代替孩子说出他的意思。殊不知,这样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孩子的正常发育非常不利。因此,明智的爸爸妈妈,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请保持足够的耐心,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。

大家都知道,热情很有魅力。如果你和孩子能够分享对于体育、烹饪、园艺、模型制作、缝纫、音乐或电脑的热情,你们的交流就会朝向彼此都感兴趣而且彼此都能参与的话题发展。这样一来,有助于建立自信心的环境也就慢慢形成了——无须约束,无须教导,也无须不断地唠叨,彼此就能舒心地交谈。要和孩子分享你对于某一兴趣爱好的热情,不妨尝试以下的方法:

☆让孩子知道,你想和他/她多些时间在一起,问问他/她是否愿意加入你的活动,你们一起进行。

☆让孩子知道你愿意接受新事物,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表现出热情,让他/她知道你愿意和他待在一起。

☆告诉孩子你很欣赏他/她的能力,帮助孩子建立自尊。

☆承认孩子擅长的方面,帮助孩子建立自信


怎么教小孩说话

怎么教小孩说话

引导孩子表达的方式有很多。首先,简单且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问。当孩子不愿意主动倾诉时,爸爸妈妈可以多问孩子一些问题。需要注意的是,前期这些问题一定要简单,让孩子轻松地做出回答。这样一来,孩子才会渐渐地爱上交流。反之,如果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非常复杂,难度很大,让孩子不知如何作答,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封闭自己。

其次,当孩子不愿意回答问题时,爸爸妈妈还可以使用创设情境的方法,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表达自己。很多时候,孩子不愿意说,是因为对外界的环境心怀警惕。就像成人之间敞开心扉地聊天需要轻松愉悦的氛围一样,要想让孩子敞开心扉诉说心里话,也需要创设愉悦的氛围。

后,爸爸妈妈适当地引导孩子,说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,也能增强孩子想要交流的欲望,让孩子乐于表达,积极表达。

总而言之,孩子不愿意表达的状况是可以改变的,只要爸爸妈妈多多用心,说不定不爱说话的孩子终会变得很健谈呢!

在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烦心事。对于一些成人来说,各种各样的烦恼接踵而至,几乎没有消停的时候.例如,工作不顺利,没有得到晋升;父母身体不好,需要人照顾;丈夫的事业总是止步不前,让人看不到希望;妻子不够温柔漂亮,是个母老虎;孩子学习成绩不好,说出去有些丢人……这些事情都是生活中细碎的烦恼,常常惹得人们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。在这种情况下,很少有爸爸妈妈还有耐心倾听孩子的烦心事,在他们心里,孩子和小伙伴玩耍时发生的矛盾或者是其他的烦心事,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根本不值一提。

父母给孩子的比较好的发泄渠道,就是倾听。虽然孩子小小年纪,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烦心事。如果把烦躁的情绪堆积在心里,就会不断恶化,导致他们终做出极端的举动。就像上述事例中的淘淘,如果妈妈能够及时和他聊天,听他诉说烦恼,引导他正确排解烦恼,那么他就不会做出偏激的举动。

进入青春期之后,如果孩子依然无法和父母谈自己的内心感受,那么这关键时期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渠道实际上就关闭了。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呢??

“我现在没时间和你谈,我很忙。”

很多时候,孩子想和父母谈谈困扰他们的问题或感受,可他们总是得到这样的暗示:“你自己保密,不用跟我说。”父母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感受,总是忙于自己的问题,他们也会觉得孩子的问题来得及处理,没那么重要,而且很快就会过去的。

情绪爆发往往意味着情感的隐藏

当你让十几岁的孩子清理饭桌,而他/她因此大发脾气的话,很可能是其他事情影响了他/她的行为表现。这个时候你不要对他/她大呼小叫,骂他/她“懒货”,而应该鼓励他/她说出自己隐藏的感受,弄清楚是什么让他/她突然情绪爆发的。

频繁的情绪波动可能意味着隐藏的抵触

我讨厌这个地方,讨厌这里的每一个人!”

前一天你的孩子还兴高采烈的,可第二天就像是世界末日了一样。虽然对于孩子来说,情绪波动很常见,可是,如果孩子的情绪总是起伏不定,父母就要注意他/她的心里是否有隐藏的抵触了。要鼓励他/她说出内心的感受,你可以这么说:

“昨天你看着很不开心,现在依然垂头丧气的,到底出什么事了?”

“如果你一会儿高兴得不得了,一会儿又垂头丧气的,那一定是有什么事,告诉我,到底怎么了?”

“你没有必要什么都藏在心里。告诉我怎么了,或许我能帮得上忙,而且,说出让你心烦的事,你心里也会舒服一些。”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