沟通技巧之讲话的“三定位”原理
前段时间,一个「为什么提前,你活不到下周三了吗」的段子走红网络。一个员工以戏谑的形式来声讨上司,引发大家的讨论。
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几个问题:
1.领导很重视这个PPT
2.领导不放心下属做事
3.领导说话说不到重点
4.下属和领导的沟通存在很大问题
在工作中随时随地都会与人沟通,与领导、与同事、与客户等等,把握沟通的技巧,会让你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。
沟通中,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表达呢?其实,只要掌握沟通中的“三定位”原则,我们就可以遵循相应的定位需要,我们就很容易明白:该说什么、不该说什么以及如何说的问题了。沟通中的“三定位”即:角色定位,对象定位,场合定位。
1、角色定位——你是谁?
清晰明白“自己是谁”,角色定义到位,用相应的角色语言去沟通,才能切合身份,周全恰当。你是老板,可以运用老板的口吻;你是员工,你就要运用员工的口吻;你是客户,你就要运用客户的口吻。人生是一场戏,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角色,把自己这个“人”先演好。学口才,就是学做人!角色,也是一种担当,是一种责任!
对长辈说话,如果你说“对”,表示你是权威,你在下判断,但是如果你说“是”,表示你认同对方,对方是权威。所以,我们要多讲“是”,少讲“对”,即使是同辈,也会表现得更加谦卑。这也是一个冷热词运用的技巧,在长辈眼中,“对”是冷词语,会感到不舒服,而“是”是热词语,会让对方有温暖舒畅的感觉。
2、象定位——对方是谁?在座的听众有哪些人?
讲话不光要找准自己的位置,定义好自己的“角色”,同时要看清楚对方是谁,了解自己的“对象”,找到角色,看准对象,该讲就讲,不该讲就不要乱讲,有时多讲了一句话可能不行,少讲了一句可能效果又不好,关注到对象的身份,关注到在场的每一个人,你就是一位沟通高手。
有一位官员,对事情请示的部属不大满意,但是他并不直截了当地命令大家分层负责,而是在开会时委婉地说到:
“我不是每样事情都像各位那么专业。所以,今后签公文时,请大家不要问我该怎么做,而改成建议我怎么做。”
你应该这样做——领导指使的口气;我建议您这样做——商量征求意见的口气,词语一变,听者就舒服了很多。下属对领导讲话,要清晰明白对象是“领导”,这样讲话自然就不应该用“你要,你应该,你必须,你这样”等等话语,而多用“商量、征求、提醒、建议、请示”这样的语言。
还有一位曾在外交部任职的主管,当他要部属到他办公室时,从来不说:“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!”而是改成了:“我在办公室等您。”大家细细品味一下,前面一句话指使口气,后面一句话,从“我”的角度讲“等您”,效果完全不一样啊!由主位变成了“宾位”,由主动变成了被动的样子,当然也就赢得下属的好感。
3、场合定位—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现场?
不同场合讲什么样的话完全不一样,有些场合比较庄重严肃,你就不能讲一些诙谐的笑话;有些场合比较喜庆热闹,你就不能讲一些伤感的话语;有些场合比较隆重严谨,你就不能讲得太随便。
有一位外交官,在酒桌上讲了这样一段话:
“大家都知道,如果没有过人之才,就不可能在这个外交战场的纽约担任外交工作,而且一做就是十年。而我,没有什么过人之才,凭什么一做就是十年呢?道理很简单,因为我靠了你们这些朋友!”
这段话讲得非常漂亮,既为自己造势,又为对方造势,既有自负,又见谦虚,最后把一切功劳归于朋友,怎不令人舒服愉快呢?这就是讲话的高手,既明白自己是谁,又知道听众是谁,更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合——真不愧是外交官啊!
清晰自己的角色定位,了解现场沟通的对象,把握场合应有气氛——我们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去讲话了。当然,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练习,不断地去总结,在练习中提升自我,在总结中完善自我,我们的沟通定能游刃有余水到渠成。
【学习人际沟通,去看图鉴演讲】